24节气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
我国使用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独有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如何划分,说来话长了。据说,古人先以土圭测日景法,先定出了“二分”“二至”,再定出“四立”后,又一步步完善,才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说夏朝就有了夏历,到秦汉时完全确定,划定下来了,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使用的二十四节气,称为节气历,是阳历之一种,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划分出来,如果以圆表示,一个圆分36O度,那二十四节气就平分这圆,各得15度,每个节气的距离就是15度。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在地球上看,太阳在黄经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回去用黄经度量,是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度到36O度。从0度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度为一节或一气。其中十二个叫节,十二个叫中气,每一月一节一气,一年十二个月组成二十四个节气,节前气后。春分是中气,太阳黄经是0度,到清明是节,太阳黄经在15度。其他依此类推,至惊蛰是345度。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而划定的。我国古人先是土圭测日影来划分。从节气时间上看每个节气时间长短并不是完全相同一样的,这是因为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短一些,不足十五天,夏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长一些,超于十五天。
从二十四节气丰富内涵看,表示四季变化的有四立,二分二至;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大暑、小大寒、小大雪、及处暑、白露、寒露、霜降;表示农事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候入手的,然后再观察天象等。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用很长时间的覌察和实践,再通过数字校对定下来的。
本文由 指纹运势查询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qncha.com/zhiwen/article_ZLXobZwGo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