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 達的意思 達什么意思 達的读音 達的解释

達简体字 达异体字 逹 迭 达
拼音 dá 注音 ㄉㄚˊ
部首 辶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86版 FUDP五笔98版 FUPK仓颉 YGTQ郑码 BUW电码 6671
UNICODE 9054四角 34305笔顺 一丨一丶ノ一一一丨丶フ丶
基本字义
dá ㄉㄚˊ
◎见“达”。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闥 | 他達 | 透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that | tʰɑt |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達 | 唐割 | 定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dat | dʰɑt |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達·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9
《廣韻》唐割切《集韻》《韻會》陀葛切,音薘。《玉篇》通也。《書·堯典》達四聰。《禮·禮器》君子之人達。《左傳·昭七年》其後必有達人。《註》知能通達之人也。
又通顯也。《孟子》達不離道。《又》達則兼善天下。
又薦也,進也。《禮·儒行》推賢而進達之。《前漢·黃香傳》在位多所薦達。
又生也,遂也。《詩·周頌》驛驛其達。《註》苗生出土也。
又《商頌》莫遂莫達。
又徧也。《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註》通達觀之,言周徧也。
又宜也。《詩·商頌》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註》言無所不宜也。
又皆也。《禮·禮器》君子達亹亹焉。《註》達,猶皆也。
又專決行事曰專達。《周禮·天官·小宰》大事從其長,小事則專達。
又以物相將曰達。《周禮·夏官·懷方氏》達之以旌節。《註》達民以旌節,達貢物以璽節。
又從入曰達。《書·禹貢》達于河。
又夾室也。《禮·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註》達,夾室也。各有五閣,以庋食物也。
又窻牖也。《禮·明堂位》刮楹達鄕。《註》每室八窻爲四達,天子之廟飾也。
又小羊名達。《詩·大雅》先生如達。《註》羊子易生,無留難也。
又州名。《字彙補》梁萬州攺通州,宋攺達州。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達切,音闥。《集韻》行不相遇也。《正韻》挑達,往來相見貌。《詩·鄭風》挑兮達兮。《註》挑,輕儇也。達,放恣也。《集韻》或作达。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達
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达,達或从大。或曰迭。徒葛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行不相遇也。此與水部滑,泰字音義皆同。讀如撻。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讀徒葛切。訓通達者,今言也。从辵。羍聲。十五部。詩曰。挑兮兮。鄭風文。挑當同又部作
。
,滑也。
方言集汇
粤语:daat6taat3
客家话:[沙头角腔]tat8[陆丰腔]tat8[海陆丰腔]tat8[客英字典]tat8[东莞腔]tat8[宝安腔]tat8[梅县腔]tat8[台湾四县腔]tat8[客语拼音字汇]tad6
English
arrive at, reach; intelligen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