柝 柝的意思 柝什么意思 柝的读音 柝的解释

柝
拼音 tuò 注音 ㄊㄨㄛˋ
部首 木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9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RYY仓颉 DHMY郑码 FPS电码 2682
UNICODE 67DD四角 42941区位码 7256笔顺 一丨ノ丶ノノ一丨丶
基本字义
tuò ㄊㄨㄛˋ
1、古代打更用的梆子:“朔气传金柝”。
2、古同“拓”,开拓。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託 | 他各 | 透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tʰɑk | thak |
词性变化
◎柝 tuò
〈动〉
(1)判,分开 [divide]。如:柝居(分家,分居)
(2)通“拓”。开拓 [open up]
廓四方,柝八极。——《淮南子·原道》
武皇帝攘四夷广土柝境,面数千里。——《潜夫论·救边》
(3)又如:柝境(开拓境域)
详细字义
◎柝 tuò
〈名〉
(1)(形声。从木,橐声。本义: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2)同本义 [watchman's clapper]
夕击柝而比之。——《周礼·天官·宫正》
鲁击柝闻于 邾。——《左传·哀公七年》
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荀子·荣辱》
大夫击门,士击柝。——《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范宁注:“柝,两木相击。”
朔气传金柝。——《乐府诗集·木兰诗》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3)又如:柝击(击柝巡夜);柝汲(巡夜和汲水。泛指劳作)
(4)象声词 [clang]。如:柝柝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柝·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說文》作
、
,判也。夜行所擊者。《易·下繫》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左傳·哀七年》魯擊柝,聞于邾。《徐鉉曰》謂判兩木夾于門爲機,相擊以警夜也。今荒城多叩鼓以持更,蓋其遺制。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柝
判也。从木聲。《易》曰:“重門擊
。”他各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判也。土裂曰。木判曰
。二字今可用。今人從手作拆。甚無謂也。自專以
爲擊
字。而
之本義廢矣。從木。
聲。他各切。五部。按此古音也。以今語言讀之。則丑格切。易曰。重門擊
。繫辭傳文。按
下引易重門擊
,
之本義也。引經言轉注也。此引易擊
者,
之借字也。引經言假借也。易有異文。兼引之而六書明矣。
方言集汇
粤语:tok3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tok8[客语拼音字汇]bog6cag5tog6[海陆丰腔]tok8[梅县腔]tok8[客英字典]tok8
潮州话:kog4tog4(khokthok)
English
watchman's rattl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