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 迫的意思 迫什么意思 迫的读音 迫的解释

迫异体字 廹 敀
拼音 pò pǎi 注音 ㄆㄛˋ ㄆㄞˇ
部首 辶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8画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 RPD仓颉 YHA郑码 NKW电码 6612
UNICODE 8FEB四角 36300区位码 3840笔顺 ノ丨フ一一丶フ丶
基本字义
pò ㄆㄛˋ
1、用强力压制,硬逼:逼迫。迫害。压迫。强迫。胁迫。迫降(jiàng)。迫降(xiáng)。迫不得已。
4、狭窄:地势局迫。
其他字义
pǎi ㄆㄞˇ
◎〔迫击炮〕一种火炮。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pɐk | prak/peak |
词性变化
◎迫 pò
〈形〉
(1)紧迫;急迫 [pressing;urgent]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狭窄 [narrow]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困厄;窘迫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poverty-stricken]。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另见 pǎi
详细字义
◎迫 pǎi
另见 pò
基本词义
◎迫
迫 pò
〈动〉
(1)(形声。从辵(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同本义 [approach]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又如:迫措(犹逼近)
(4)硬逼,逼迫 [compel;force;press]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催促 [urge]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英汉互译
approachcompelforceurgent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迫·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5
《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肩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
又《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
又《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于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
又叶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衆哀集悲之所積也。
又叶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略。應時諭指,用于卒迫。
據考證:〔《楚辭·哀時命》衆比周以相迫兮。〕謹照原文相迫改肩迫。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迫
近也。从辵白聲。博陌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近也。釋言曰。逼,迫也。逼本又作偪。許無逼偪字。葢衹用畐。从辵。白聲。博陌切。古音在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baak1baak3bik1
客家话:[海陆丰腔]bet7[台湾四县腔]bet7[梅县腔]bit7bet7[陆丰腔]bet7[东莞腔]pek7bet7[宝安腔]bet7[客英字典]bet7[客语拼音字汇]bed5bid5
English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