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 胫的意思 胫什么意思 胫的读音 胫的解释

胫繁体字 脛异体字 狣 脛 踁
拼音 jìng 注音 ㄐㄧㄥˋ
部首 月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9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ECAG仓颉 BNOM郑码 QXBI电码 5185
UNICODE 80EB四角 77212区位码 7554笔顺 ノフ一一フ丶一丨一
基本字义
胫(脛)
jìng ㄐㄧㄥˋ
◎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胫骨。
详细字义
◎胫
脛、踁 jìng
〈名〉
(1)(形声。从肉,巠声。本义:小腿)
(2)同本义 [shank]
胫,胻也。——《说文》
以杖叩其胫。——《论语》。皇疏:“脚胫也。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有赤胫之民。——《山海经·海内经》
闻苦脚胫寒泄。——《汉书·赵充国传》
析才士之胫。——《淮南子·俶真》
(3)又如:胫无毛(形容奔走辛劳之甚);胫大于股(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胫衣(套裤)
(4)泛指人或禽兽的腿 [leg]
方首,长胫,意似良。(胫,人的小腿,也指禽兽昆虫的腿,这里指蟋蟀的腿。)——《聊斋志异·促织》
(5)又如:胫毛(谓物之细微者。犹言一丝一毫,多指个人得失)
(6)小腿骨,脊椎动物膝盖以下的前方骨头 [shin]
英汉互译
legshank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脛
《唐韻》胡定切《集韻》《韻會》《正韻》形定切,音鋞。《說文》胻也。《廣韻》腳脛。《釋名》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史記·魏其武安侯傳》脛大於股,不折必披。《前漢·趙充國傳》聞苦腳脛寒泄。《註》脛,膝以下骨也。
又脛脛,直貌。《前漢·楊惲傳》脛脛者,未必全也。《註》脛脛,直貌。
又《正字通》鳥獸膝骨亦曰脛。《莊子·駢母篇》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儀禮·鄕飮酒禮·賔俎脊脅肩肺註》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
又《廣韻》胡頂切《集韻》《韻會》《正韻》下頂切,音悻。
又《集韻》戸孟切,橫去聲。義同。《集韻》或作踁。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脛
胻也。从肉巠聲。胡定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胻也。厀下踝上曰脛。脛之言莖也。如莖之載物。从肉。巠聲。胡定切。十一部。
方言集汇
粤语:hing5
English
shinbone; calf of le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