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 肌的意思 肌什么意思 肌的读音 肌的解释

肌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月部外笔画 2画总笔画 6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EMN五笔98版 EWN仓颉 BHN郑码 QQD电码 5133
UNICODE 808C四角 77210区位码 2801笔顺 ノフ一一ノフ
基本字义
jī ㄐㄧˉ
◎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通称“肌肉”):肌肤。肌理。心肌。随意肌。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飢 | 居夷 | 見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kjii/ki | ki |
详细字义
◎肌 jī
〈名〉
(1)(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muscle]
肌,肉也。——《说文》
度制,肌肤血气之情也。——《春秋繁露》
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史记·扁鹊列传》
(3)又如:肌肥骨重(形容身躯壮实魁悟);肌肌(肌肉强直的样子);肌肪(肌肤);肌革(肌肤,皮肉);肌骨(肌肉与骨骼)
(4)引申指皮肤 [skin]
肌理细腻骨肉匀。——杜甫《丽人行》
一肌一容。——唐·杜牧《阿房宫赋》
肌肤之所浸渍。——唐·李朝威《柳毅传》
(5)又如:肌衄(皮肤出血)
英汉互译
fleshmusclethew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肌·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2
《唐韻》居夷切《集韻》居狋切《韻會》居宜切,音飢。《說文》肉也。《玉篇》肌膚也。《正韻》膚肉。《正字通》人身四支附骨者皆曰肌。《釋名》肌,懻也。膚幕堅懻也。
又密肌,蟲名。《爾雅·釋蟲》密肌,繼。英《註》未詳。
又《韻會》或作。《列子·黃帝篇》
骨不
。
又《集韻》居氣切,音旣。體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肌
肉也。从肉几聲。居夷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肉也。从肉。几聲。居夷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gei1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gi1[客英字典]gi1[海陆丰腔]gi1[梅县腔]gi1[客语拼音字汇]gi1[宝安腔]gi1[东莞腔]gi1
English
muscle tissue; meat on bones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