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 锲的意思 锲什么意思 锲的读音 锲的解释

锲繁体字 鍥异体字 鍥 鐑
拼音 qiè 注音 ㄑㄧㄝˋ
部首 钅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4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QDHD仓颉 XCQHK郑码 PCYG电码 6951
UNICODE 9532四角 87784区位码 7938笔顺 ノ一一一フ一一一丨フノ一ノ丶
基本字义
锲(鍥)
qiè ㄑㄧㄝˋ
2、截断。
词性变化
◎锲
鍥 qiè
〈动〉
(1)假借为“洯”。用刀子刻 [carve]
锲其轴。——《左传·定公四年》。注:“刻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2)又
锲而不舍。
(3)截断 [cut]
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左传》
详细字义
◎锲
鍥 qiè
〈名〉
(1)(形声。从金,契(qì)声。本义:镰刀)同本义 [sickle]
锲,镰也。——《说文》
刎镰,一曰小镰,南方用以乂谷。——《六书故》引蜀本》
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锲。——《方言五》
(2)又如:锲刀(镰刀)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部】
鍥
《唐韻》苦結切《集韻》《正韻》詰結切,音猰。《說文》鐮也。《揚子·方言》刈鉤,自關而西或謂之鐮。或謂之鍥。《集韻》或作
。
又《廣韻》刻也。《戰國策》鍥朝涉之脛。《註》鍥,刻也。《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折(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又《廣韻》斷絕也。《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註》鍥,絕也。
又刻酷曰鍥。《後漢·劉陶傳》寬鍥薄之禁。
又《集韻》詰計切《正韻》去計切,音契。義同。
又《廣韻》《正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鎌也。《集韻》或作
鐑。
據考證:〔《荀子·勸學篇》鍥而舍之,朽木不朽。〕謹照原文不朽改不折。〔《左傳·定九年》盡借邑人之車,鍥其軸麻。〕謹照原文鍥其軸爲句麻約而歸之爲句,麻字不連上讀。謹省麻字。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鍥
鎌也。从金契聲。苦結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鎌也。方言曰。刈鉤,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鉊。或謂之鐹。自關而西或謂之鉤。或謂之鎌。或謂之鍥。鍥,郭音結。刀部曰。,鎌也。卽方言之刈鉤也。从金。契聲。苦結切。十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kit3
潮州话:kiag4(khiak)「潮州」kiêg4(khiek旧时:khiet)
English
sickle; cut, carve, engrav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