矞 矞的意思 矞什么意思 矞的读音 矞的解释

矞异体字 獝 霱 譎
拼音 yù xù jué 注音 ㄩˋ ㄒㄩˋ ㄐㄩㄝˊ
部首 矛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86版 CBTK五笔98版 CNHK仓颉 NHBCR郑码 XSML电码 4245
UNICODE 77DE四角 17227笔顺 フ丶フ丨ノ丨フノ丶丨フ一
基本字义
yù ㄩˋ
1、彩云,古人认为祥瑞:“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
2、以锥穿物。
3、溢出。
其他字义
xù ㄒㄩˋ
◎惊飞;惊恐:“凤以为畜,故鸟不矞。”
jué ㄐㄩㄝˊ
◎古同“谲”,诡诈:“矞宇嵬琐。”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聿 | 餘律 | 以 | 術 | 入聲 | 質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jyt/jvit | jĭuĕt |
词性变化
◎矞 yù
〈形〉
(1)云的色彩 [colored]
矞云翔龙。——左思《魏都赋》。注:“外赤内青也。”
(2)又如:矞云(三色彩云,古代以为瑞征);矞雪(瑞雪);矞丽(华美)
(3)鸟兽惊飞、疾走貌 [swifty]
(4)通“谲”。诡诈 [crafty]
矞宇嵬琐。——《荀子·非十二子》
(5)又如:矞宇(谲诡)
详细字义
◎矞 yù
〈动〉
以锥穿入 [pierce through with an awl]
矞,以锥所穿也。从矛,冏声。——《说文》
矞,穿也。——《广雅》
康熙字典
【午集中】【矛部】
矞·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7
《唐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說文》以錐有所穿也。从矛从
。一曰滿有所出也。
又《揚子·太經》物登明堂,矞矞皇皇。《註》矞矞,物長春風之聲貌也。
又矞似,人名。《左傳·文十年》楚范巫矞似。《註》范邑之巫也。
又矞雲,瑞雲也。《前漢·董仲舒雨雹對》雲五色爲慶,三色成矞。《埤雅》或曰二色爲矞,外赤內靑謂之矞雲。矞同霱。
又矞皇,神名。《前漢·司馬相如·大人賦》前長離而後矞皇。《史記》作潏湟。
又《五音集韻》况必切,熏入聲。《玉篇》飛貌。《類篇》驚遽貌。《禮·禮運》鳳以爲畜,故鳥不矞。《註》矞又作獝,驚飛也。《左思·吳都賦》驫駥飍矞。《註》衆馬走貌。矞同獝。《集韻》或作。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權詐也。《荀子·非十二子篇》矞宇嵬瑣。《註》矞同譎。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三】【㕯部】矞
以錐有所穿也。从矛从。一曰滿有所出也。余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錐有所穿也。从矛
者入意。小徐作
聲。會意兼形聲也。余律切。十五部。一曰滿有所岀也。矞雲葢取此義。
方言集汇
粤语:wat6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lut8[客语拼音字汇]yi4[海陆丰腔]lut8[宝安腔]jut8lut8[客英字典]lut8jut7
English
bore with awl; bright, charmin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