棐 棐的意思 棐什么意思 棐的读音 棐的解释

棐
拼音 fěi 注音 ㄈㄟˇ
部首 木部外笔画 8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86版 DJDS五笔98版 HDHS仓颉 LYD郑码 KCF电码 2787
UNICODE 68D0四角 11904笔顺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字义
fěi ㄈㄟˇ
1、辅助:“孰神不棐兮,陨子于溪。”
2、古通“菲”,菲薄。
3、古通“榧”,香榧,常绿乔木。
4、古通“篚”,盛东西的椭圆形竹器。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匪 | 府尾 | 幫 | 微合 | 上聲 | 尾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pyoix/pvoj | pĭwəi |
词性变化
◎棐 fěi
〈名〉
(1)通“榧”。木名。香榧,也叫“野杉” [Chinese torreya]
见棐几滑净,因书之。——《晋书·王羲之传》
(2)通“篚”。圆形竹器 [round bamboo basket]
厥贡漆丝,厥棐织文。——《汉书·地理志》
禹平洪水,定 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远近,赋入贡棐。——《汉书·食货志上》
◎棐 fěi
〈副〉
(1)通“非”(fēi)。不,不是 [no;not;isn't]
天棐忱辞。——《书·大诰》
朕教汝于棐民彝。——《书·洛诰》
(2)又如:棐德(无德)
详细字义
◎棐 fěi
〈动〉
(1)辅助 [assist]
棐,辅也。从木,非声。——《说文》
会晋师于棐林。——《春秋传·宣公元年》
实棐谌而相顺。——班固《幽通赋》
天畏棐忱。——《书·康诰》
(2)又如:棐忱(棐谌。辅助诚信的人);棐常(辅行常法);棐彝(辅成教化)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棐·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韻會》府尾切《集韻》尾切《正韻》敷尾切,
音菲。《說文》輔也。《徐曰》輔卽弓檠也,故从木。《書·大誥》天棐忱辭。《洛誥》聽朕敎汝于棐民彝。
又與榧同。木名。可爲几。《晉書·王羲之傳》見門生棐几滑淨作書。
又與篚同。《前漢·食貨志》歲入貢棐。《應劭云》方曰箱,橢曰棐。
又地名。《左傳·文十三年》鄭伯會公于棐。
據考證:〔《洛誥》朕敎汝以棐民彝。〕謹照原文改聽朕敎汝于棐民彝。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棐
輔也。从木非聲。敷尾切文四百二十一 重三十九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輔也。尚書多言棐。釋詁曰。弼棐輔比俌也。按棐葢弓檠之類。從木。非聲。府尾切。十五部。按此篆失其舊次。
方言集汇
粤语:fei2
客家话:[客英字典]fui3[海陆丰腔]fui1[台湾四县腔]fi1
English
species of yew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