絻 絻的意思 絻什么意思 絻的读音 絻的解释

絻异体字 冕 免
拼音 miǎn wèn mán wàn 注音 ㄇㄧㄢˇ ㄨㄣˋ ㄇㄢˊ ㄨㄢˋ
部首 糹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3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XQKQ仓颉 VFNAU郑码 ZRJR电码 8975
UNICODE 7D7B四角 27912笔顺 フフ丶丶丶丶ノフ丨フ一ノフ
基本字义
miǎn ㄇㄧㄢˇ
◎古同“冕”。
其他字义
wèn ㄨㄣˋ
1、古代吊丧时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使太子絻。”
2、吊丧的人所执的绋。
mán ㄇㄢˊ
◎连。
wàn ㄨㄢˋ
◎牵引船的绳索。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瞞 | 母官 | 明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muɑn | muan |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免 | 亡辨 | 明 | 仙B開 | 上聲 | 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B | mĭɛn | mienx/myeen |
廣韻目次:去二十三問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問 | 亡運 | 明 | 文 | 去聲 | 問 | 合口三等 | 臻 | 文 | mĭuən | myonh/miunn |
详细字义
◎絻 wèn
〈名〉
(1)古代丧服之一。去冠,用布包裹发髻。亦指用这种丧服 [a kind of mourning apparel]
使太子絻,八人衰緻,伪自卫逆者。——《左传》。杜预注:“絻者,始发丧之服。”
(2)吊丧人所执的绋(引棺索)[coffin rope]
齐侯唁 公于野井。——《公羊传》。汉·何休注:“吊所执绋曰絻。”
(3)通“冕(miǎn)”。礼冠 [hat]
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者,志不在于食荤。——《荀子·哀公》
郊之麻絻。——《史记·礼书》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絻·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廣韻》亾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玉篇》喪服。或作免。《儀禮·士喪禮》衆主人免于房。《註》今文免皆作絻。《左傳·哀二年》使大子絻。《註》絻,始發喪之服。
又弔所執紼也。《公羊傳·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弔所執紼曰絻。
又《集韻》美辨切,音免。冕或作絻。《史記·禮書》郊之麻絻。《註》絻,亦作冕。《荀子·正名篇》乗軒戴冕。《註》絻,與冕同。
又《集韻》無販切,音萬。,省作絻。引舟繂。
又《廣韻》母官切《集韻》謨官切,音瞞。連也。
说文解字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冕或从糸作。从糸作者,謂冕延用三十布也。周禮曰。玄冕朱裏。謂玄表朱裏。注云。冕延之覆在上。是以名焉。延之覆猶云延之表也。是以名焉者,釋經文玄冕之冕字也。以其冣居上。故專得冕名也。覲禮注云。今文冕皆作絻。許或之者,許意從古文也。亦見管子,荀卿子及封禪書。
方言集汇
粤语:man5man6
客家话:[海陆丰腔]mien1mun6[客英字典]mun5[台湾四县腔]mien1mun5[梅县腔]mun5
English
mournin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