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 碧的意思 碧什么意思 碧的读音 碧的解释

碧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石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4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GRDF仓颉 MAMR郑码 CNG电码 4310
UNICODE 78A7四角 16602区位码 1744笔顺 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丨フ一
基本字义
bì ㄅㄧˋ
1、青绿色的玉石:碧玉。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碧 | 彼役 | 幫 | 昔合 | 入聲 | 陌 | 合口三等 | 梗 | 清 | pĭwɛk | pyek/pvek |
词性变化
◎碧 bì
〈形〉
(1)青绿色 [bluish green]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青白色,浅蓝色 [clear blue]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详细字义
◎碧 bì
〈名〉
(1)(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同本义 [green jade]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指代绿水 [green water]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英汉互译
bluish greengreen jade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部】
碧·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9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又《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又《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又《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又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一】【玉部】碧
石之靑美者。从玉石,白聲。兵尺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石之靑美者。西山經。高山其下多靑碧。傳。碧亦玉類也。淮南書。崑崙有碧樹。注碧,靑石也。劉逵,常璩,郭樸皆曰。越巂會無縣東山出碧。从王石。白聲。从玉石者,似玉之石也。碧色靑白。金尅木之色也。故从白。云白聲者,以形聲苞會意。兵彳切。古意在五部。
方言集汇
粤语:bik1
客家话:[客英字典]bit7pet7[海陆丰腔]bit7pet7[梅县腔]pet7[台湾四县腔]bit7pet7[客语拼音字汇]bid5[东莞腔]bit7[宝安腔]bit7
English
jade; green, blue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