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 挹的意思 挹什么意思 挹的读音 挹的解释

挹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扌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RKCN仓颉 QRAU郑码 DJYI电码 2184
UNICODE 6339四角 56017区位码 6258笔顺 一丨一丨フ一フ丨一フ
基本字义
yì ㄧˋ
1、舀,把液体盛出来:挹取。挹彼注兹。挹注(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
2、拉。
3、古同“抑”,抑制,谦退。
4、古同“揖”,作揖。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揖 | 伊入 | 影 | 緝A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ʔĭĕp | qjip/ip |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邑 | 於汲 | 影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深 | 侵B | ʔĭĕp | qip/yp |
词性变化
◎挹 yì
〈形〉
(1)细致的样子 [detail]。如:挹挹
(2)抑郁 [melancholic]。如:挹郁(愤懑怨恨);挹懕(抑郁不得志)
详细字义
◎挹 yì
〈动〉
(1)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ladle out]
挹,抒也。从手,邑声。——《说文》
凡以器斟酌于水谓之挹。——《珠丛》
弟子挹水而注之。——《荀子·宥坐》。注:“酌也。”
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诗·小雅·大东》
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西游记》
(2)又如:挹受(汲取,承受);挹盈(舀取盈满的液体);挹酌(汲取);挹彼注此(兹)(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挹盈注虚(取有余以补不足);挹掬(捧取);挹斗扬箕(谓徒有虚名)
(3)引;牵引 [draw]
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晋·郭璞《游仙诗》
接倾城之貌,挹希世之人。——《警世通言》
(4)又如:挹胜(收取胜景);挹慕(牵念,羡慕)
(5)谦抑。通“抑” [modestly restrain]。如:挹降(谦抑);挹退(谦恭,退让)
(6)同“抑”。抑制住 [restrain]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荀子·宥坐》
而久自挹损。——《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存损挹。——《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部】
挹·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唐韻》於汲切《集韻》乙及切,音邑。《說文》抒也。《廣韻》酌也。《詩·小雅》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又《大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
又《唐韻》伊入切《集韻》《韻會》《正韻》一入切,音揖。義同。
又通揖。《荀子·議兵篇》湯武之誅桀紂,拱挹指麾。
又通抑。《後漢·光武帝紀》情存損挹,推而不居。《荀子·宥坐篇》挹而損之。《註》挹,退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挹
抒也。从手邑聲。於汲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抒也。大雅曰。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从手。邑聲。於汲切。七部。
方言集汇
粤语:jap1
客家话:[梅县腔]jip7[海陆丰腔]rip7[客英字典]jip7[台湾四县腔]jip7[客语拼音字汇]yib5[宝安腔]gip7
English
to bale out; to decant liquids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