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 號的意思 號什么意思 號的读音 號的解释

號简体字 号异体字 号 嚎 虠 諕 譹
拼音 hào háo 注音 ㄏㄠˋ ㄏㄠˊ
部首 虍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3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86版 KGNM五笔98版 KGNW仓颉 RSYPU郑码 JAZI电码 5714
UNICODE 865F四角 61217笔顺 丨フ一一フ丨一フノ一フノフ
基本字义
hào ㄏㄠˋ
10、量詞,用於人數:昨天去了幾十號人。
其他字义
号
háo ㄏㄠˊ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豪 | 胡刀 | 匣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ghau/hau |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号 | 胡倒 | 匣 | 豪 | 去聲 | 号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ɣɑu | ghauh/haw |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部】
號·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音豪。大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小雅》載號載呶。《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名號也。《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註》通同號稱也。《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集韻》本作号,又作唬。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俗字。號字从
作。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五】【号部】號
呼也。从号从虎。乎刀切文二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嘑也。嘑各本作呼。今正。呼,外息也。與嘑義別。口部曰。嘑,號也。此二字互訓之證也。釋言曰。號,謼也。魏風傳曰。號,呼也。以說文律之。謼呼皆假借字。號嘑者,如今云高叫也。引伸爲名號,爲號令。从号。从虎。嗁号聲高。故从号。虎哮聲厲。故从虎。号亦聲。乎刀切。亦去聲。二部。
方言集汇
粤语:hou4hou6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ho5ho1ho2hau5hau1hau2[东莞腔]hau3hau5[沙头角腔]hau5[梅县腔]hau1hau2hau5[海陆丰腔]ho6ho1ho2hau6hau1hau2[客语拼音字汇]hau4ho4[客英字典]hau1hau5ho5[陆丰腔]ho6[宝安腔]hau3|hau1
English
mark, sign; symbol; number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