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 缇的意思 缇什么意思 缇的读音 缇的解释

缇繁体字 緹
拼音 tí 注音 ㄊㄧˊ
部首 纟部外笔画 9画总笔画 12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XJGH仓颉 VMAMO郑码 ZKAI电码 4895
UNICODE 7F07四角 26181区位码 7130笔顺 フ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一ノ丶
基本字义
缇(緹)
tí ㄊㄧˊ
◎橘红色:缇衣(古代骑士的服装)。缇帷。缇骑(帝王出巡时护卫的骑兵,后指逮捕犯人的骑兵)。
词性变化
◎缇
緹 tí
〈名〉
(1)橘红色的丝织物 [orange silk fabrics]
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2)又如:缇(赤色厚缯);缇绣(赤缯与文绣);缇袭(什袭。用赤色缯把物品重重包裹起来)
(3)莎草的籽实 [seed]
细茎有三棱,实在茎端,其色赤缇,故曰缇矣。——《尔雅》
详细字义
◎缇
緹 tí
〈形〉
(1)(形声。从糸(mì),是声。本义:红黄色,丹黄色)
(2)同本义 [oranged red]
缇,帛丹黄色。——《说文》
缇,赤也。——《广雅》
缇十重。——《后汉书·应劭传》。注:“赤色缯也。”
赤缇用羊。——《周礼·草人》。注:“縓色也。”
四曰缇齐。——《周礼·酒正》。注:“成而红赤。如今下酒也。”
为治斋宫河上,张缇降帷。——《史记·滑稽列传》
(3)又如:缇衣(指武士的服装。因衣色丹黄而称之);缇帷(橘红色的绢制帐幕);缇齐(酒名。因其色呈橘红而得名);缇骑(秦设中尉,汉武帝更名执金吾。以其为著橘红色衣装的骑兵,故称之);缇幔(橘红色的帷幕)。特指古代军服的颜色,常用以代指武装人员
凡兵事,韦弁服。——《周礼》。汉·郑玄注:“今时伍伯缇衣,古兵服之遣色。”
英汉互译
twip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緹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說文》帛丹黃色。《博雅》赤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四曰緹齊。《疏》其色紅赤,故以緹爲名。
又《地官·草人》凡糞種赤緹用羊。《註》緹,縓色也。
又《春官·司服註》今時五伯緹衣,古兵服之遺色。《疏》纁赤之衣,是古兵服赤色遺象。
又《廣韻》他禮切《集韻》土禮切,音體。義同。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天黎切,音梯。義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緹
帛丹黃色。从糸是聲。衹,緹或从氏。他禮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帛丹黃色也。謂丹而黃也下文云。縓,帛赤黃色。丹與赤不同者,丹者如丹沙。與赤異。其分甚微。故鄭注草人曰。赤緹,縓色也。酒正五齊。四曰緹齊。注曰。緹者,成而紅赤。若今下酒矣。按紅赤者,赤而白。緹齊不純赤。故謂之紅赤。緹齊俗作醍。見禮運。从糸。是聲。他禮切。十六部。
方言集汇
粤语:tai4
English
reddish color, red, brown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