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 噬的意思 噬什么意思 噬的读音 噬的解释

噬异体字 唑 齛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口部外笔画 13画总笔画 16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KTAW仓颉 RHMO郑码 JMOO电码 0896
UNICODE 566C四角 68018区位码 4241笔顺 丨フ一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ノ丶ノ丶一
基本字义
shì ㄕˋ
◎咬,吞:噬肤(a.喻犯罪受刑的人;b.喻关系亲近)。噬贤(嫉害贤能)。噬啮。吞噬。噬脐莫及。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三祭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逝 | 時制 | 常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zjed/zjey | ʑĭɛi |
词性变化
◎噬 shì
〈助〉
无义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诗·唐风·有杕之杜》
详细字义
◎噬 shì
〈动〉
(1)(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2)同本义 [bite]
噬,嗂也。喙也。——《说文》
噬嗑食也。——《易·杂卦》
国狗之瘈,无不噬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欋杀援筮(噬)。——《考工记·梓人》
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唐·柳宗元《三戒》
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明史·海瑞传》
(3)又如:噬指(畏惧地咬着手指头);噬脐(自己用嘴咬肚脐,够不着。比喻后悔不及);噬犬,噬狗(凶猛咬人的狗);噬搏(咬啮搏击)
(4)吞 [devour;swallow]
竟横噬于虎口。——潘岳《西征赋》
(5)如:噬肥混赖(占了便宜还耍赖);噬攫(侵吞掠夺)
英汉互译
bite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噬·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3
《唐韻》《集韻》《韻會》時制切,音誓。《說文》啗也,喙也。《玉篇》齧噬也。易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揚子·方言》噬,食也。
又《詩·唐風》彼君子兮,噬肯適我。《傳》噬,逮也。《釋文》噬,市世反,韓詩作逝,逝,及也。《揚子·方言》噬,逮也。北燕曰噬。
又《揚子·方言》憂也。
又《集韻》以制切,音曳。齧也。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噬
啗也。喙也。从口筮聲。時制切
方言集汇
粤语:sai6
客家话:[梅县腔]chii3chi3[客语拼音字汇]si4[客英字典]chi3[台湾四县腔]cih1cih3[海陆丰腔]chi1chi3[宝安腔]si5ci3
English
bite; gnaw; snap a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