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 籠的意思 籠什么意思 籠的读音 籠的解释

籠简体字 笼异体字 笼 篭 籠
拼音 lóng lǒng 注音 ㄌㄨㄥˊ ㄌㄨㄥˇ
部首 竹部外笔画 17画总笔画 23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TUED仓颉 HYBP郑码 MSI电码 4705
UNICODE 7C60四角 88211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一丨フ一フ一一一
其他字义
lǒng ㄌㄨㄥˇ
◎均见“笼”。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籠 | 盧紅 | 來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lung | luŋ |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龍 | 力鍾 | 來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lyung/livng | lĭwoŋ |
廣韻目次:上一董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曨 | 力董 | 來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lungx/lunk | luŋ |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部】
籠·康熙筆画:22·部外筆画:16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櫳。《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又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又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又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
篾。
又籠,竹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
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註》《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又草名。《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又《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音攏。箱籠。
又竹器。《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
又與瀧同。《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註》與涷瀧同,沾濕貌。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五】【竹部】籠
舉土器也。一曰笭也。从竹龍聲。盧紅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土器。木部曰。,一曰徙土輂。齊人語也。一作梩。手部曰。捄,盛土於梩中也。是則籠卽梩也。一曰笭也。笭下云一曰籯也。周禮繕人。凡乗車充其籠箙。注云。充籠箙者以矢。从竹。龍聲。盧紅切。九部。
方言集汇
粤语:lung4lung5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lung1lung3[陆丰腔]lung1[海陆丰腔]lung1lung3[客英字典]lung3lung1[沙头角腔]lung2lung1[梅县腔]lung1lung3[宝安腔]lung1|lung2|lung3[东莞腔]lung2[客语拼音字汇]lung1lung2lung3
English
cage; cage-like basket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