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 狸的意思 狸什么意思 狸的读音 狸的解释

狸异体字 貍
拼音 lí 注音 ㄌㄧˊ
部首 犭部外笔画 7画总笔画 10画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QTJF仓颉 KHWG郑码 QMKB电码 3706
UNICODE 72F8四角 46215区位码 3274笔顺 ノフノ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字义
lí ㄌㄧˊ
1、即“貉”。
2、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釐 | 里之 | 來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之 | 止 | li/lio | lĭə |
详细字义
◎狸 lí
〈名〉
(1)(狸为貍的俗字。形声。从豸(zhì),长脊的野兽,里声。本义:狸子,也叫野猫、山猫)
(2)同本义 [leopard cat]
捕鼠不知狸狌,此家猫也。——《庄子·秋水》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诗·豳风·七月》
(3)也叫“钱猫”、“山猫”、“豹猫”、“狸猫”、“野猫”。体大如猫,圆头大尾,全身浅棕色,有许多褐色班点,从头到肩部有四条棕褐色纵纹,两眼内缘向上各有一条白纹。以鸟、鼠等为食,常盗食家禽。毛皮可制裘。又如:狸狌(野猫);狸制(狸兽毛皮制成的服饰);狸力(神兽名)
(4)黄鼠狼的别名 [yellow weasel]
英汉互译
racoon dog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部】
狸·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7
《廣韻》里之切《集韻》陵之切,音离。《玉篇》似貓。《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禮·內則》狸去正脊。《左傳·襄十四年》狐狸所居。《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狌乎。
身而伏,以
敖者。
又《徐無鬼》是狸德也。
又《史記·封禪書》狸首者,諸侯之不來者。《註》徐廣曰:狸,一名不來。
又《揚子·方言》貔,關西謂之狸。
又《史記·封禪書》殺一狸牛,以爲俎豆牢具。◎按註作犛牛,當與犛通。
據考證:〔《玉篇》似〈豸芮〉。〕謹照原文〈豸芮〉改貓。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九】【豸部】貍
伏獸,似貙。从豸里聲。里之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伏獸。似貙。伏獸,謂善伏之獸。鄭注大射云:貍首。逸詩:貍之言不來也。其詩有射諸矦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皇偘以爲舊解云:貍之取物,則伏下其頭,然後必得,言射亦必中,如貍之取物矣。上文云貙似貍,此云貍似貙。言二物相似,卽俗所謂野貓。从豸。里聲。里之切。一部。
方言集汇
粤语:lei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li2[梅县腔]li2[海陆丰腔]li2[宝安腔]li2[沙头角腔]li2[客语拼音字汇]li2[陆丰腔]li3[东莞腔]li2[客英字典]li2
English
fox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