遘 遘的意思 遘什么意思 遘的读音 遘的解释

遘异体字 冓 姤
拼音 gòu 注音 ㄍㄡˋ
部首 辶部外笔画 10画总笔画 13画结构 左下包围结构
五笔86版 FJGP五笔98版 AMFP仓颉 YTTB郑码 EBBW电码 6673
UNICODE 9058四角 35304区位码 6960笔顺 一一丨丨一丨フ丨一一丶フ丶
基本字义
gòu ㄍㄡˋ
1、相遇。
2、古同“构”,构成。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五十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遘 | 古候 | 見 | 侯 | 去聲 | 宥 | 開口一等 | 侯 | 流 | kuh/kow | kəu |
详细字义
◎遘 gòu
〈动〉
(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冓(gōu)声。本义:遇,遇见)
(2)同本义 [encounter;meet]
遘,遇也。——《说文》
遘厉虐疾。——《书·金滕》
夫何予生之不遘时!——《楚辞·严忌哀时命》
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清·方苞《狱中杂记》
(3)又如:遘屯(遭遇困难);遘时(逢时,遇到好的机运);遘难(遭遇灾难);遘慝(遭遇灾祸);遘愍(遭遇忧患);遘时(遇到好时机);遘辰(遇到好时机)
(4)通“构”。构成,造成 [form;make up]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
(5)又如:遘祸(构祸,造成灾祸);遘患(作乱);遘扇(构扇。挑拨煽动)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部】
遘·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0
《唐韻》古切《集韻》《韻會》《正韻》居
切,
音姤。《說文》遇也。《爾雅·釋詁》遘、逢、遇、遻,見也。《註》行而相値也。《書·洛誥》無有遘自疾。《註》言身其康强,無有遘遇自罹疾害者。《崔駰·慰志賦》嘉昔人之遘辰兮。
又與覯通。《前漢·敘傳》遘閔旣多。《詩·邶風》作覯。
據考證:〔《爾雅·釋訓》遘逢遇遻,見也。〕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说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遘
遇也。从辵冓聲。古候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遇也。見釋詁。易姤卦釋文曰。薛云古文作遘。鄭同。按襍卦傳。遘,遇也。柔遇剛也。可以證全經皆當作遘矣。遘遇曡韵。从辵。冓聲。古切。四部。
方言集汇
粤语:gau3
客家话:[海陆丰腔]kieu5[客英字典]geu5[客语拼音字汇]geu4[梅县腔]geu5[台湾四县腔]kieu5[宝安腔]giu5
潮州话:哥乌3(购)同构
English
to meet; to come across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