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全能查
历史上的

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 1605年7月13日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 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发生于1605年7月13日

1605年7月13日 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广东海南岛文昌、琼山一带发生7.5级地震,澄迈番念银矿矿坑岩崩,“压人夫以百计”。

震中位于东寨港西侧,烈度10度,72个村庄沉没海底,3300人死亡。这是我国地震历史上唯一导致陆陷成海的一次大地震。陆地沉陷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以上。震区内除100多平方公里的陆地深入海底外,还有上千平方公里的陆地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沉。震感北达600余公里外的湖南临武县,6度破坏范围达300余公里外的广西陆川、博白,广东的阳江一线。

1979年10月21日 《海南日报》报道,科学工作者经过4 年多的努力,在海南岛发现了17世纪初琼州发生大面积陆地成海的大地震遗迹。据考证,琼州大地震发生在明代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即公元1605年7月13日午夜),震级8级,烈度11度,震中在今天的琼山县。该县北部与文昌县交界的100多平方公里陆地沉陷于海底,成为今天一片汪洋的铺前湾、东寨港、北创港和东营港。这次大地震导致陆沉的深度一般在3米左右,有的达10米以上。这一发现,为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及其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史料记载,1605年7月13日午夜,琼州北部发生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0度,震级7.5级,造成72个村庄沉陷海底,死亡3300多人。重震区为海口(琼山)、澄迈、临高、文昌四地,地震造成陆地沉陷成海面积达100多平方公里。

如今在退潮时,从铺前湾至北创港东西长10公里、宽1公里的浅海地带可见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纵横;从东寨港至铺前湾一带海滩上,古村庄废墟遗址隐约可见;透过海水,可见玄武岩的石板棺材、墓碑、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离东寨港不远的海滩上,有1座以方石块砌成保存完整的戏台。在铺前湾以北4公里处,有古“仁村”沉陷遗址,透过10米深的海水,当年村庄的庭院、参差的房屋遗迹依稀可辨。铺前湾与北创港之间的海底下。

这次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的幅度一般在3—4米,陆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整个沉陷体块垂直下降,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罕见。原先是一条陆上的小河沟,瞬间变成今日的东寨港;原先是陆地上的72个村庄,永远陷落入大海,成为稀世罕见的“海底村庄”。

400年过去了,震后的“海底村庄”遗址已成为奇特的水下景观。据专家介绍,现今海口东寨港地区还在以每年近10毫米的速率下沉。

海口海底村庄遗址

景区介绍

海底村庄遗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东寨港至文昌市铺前镇一带的海湾海底,是明万历年间(1605年)一次大地震造成的陆陷成海的灾难所致。这次大地震导致陆地沉陷成海的最大幅度在10米左右,整个沉陷板块垂直下降,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地震史上罕见。原先一条陆上的小河沟,瞬间变成今日的东寨港;原先陆地上的72个村庄,永远陷落大海,成为举世罕见的“海底村庄”,400多年过去了,震后的“海底村庄”遗址已成为奇特的水下景观。

海底村庄奇观是中国唯一的因地震导致陆地陷落成海的古文化遗址。如今在退潮时,从铺前湾至北创港东西长10公里、宽1公里的浅海地带可见平坦的古耕地阡陌纵横。从东寨港至铺前湾一带海滩上,古村庄废墟遗址隐约可见。透过海水,可见玄武岩的石板棺材、墓碑、石水井和舂米石等有序排列。海底村庄离东寨港不远的海滩上,有一座以方石块砌成、保存完整的戏台。在铺前湾以北4公里处,有古“仁村”沉陷遗址,透过10米深的海水,当年村庄的庭院、参差的房屋遗迹依稀可辨。铺前湾与北创港之间的海底下,一座雕工精细、四柱三孔的“贞节牌坊”仍竖立于水中。横贯于东寨港海底的“绝尾沟”是地震留下的裂沟,深10多米,宽20多米。沟东的古河道上,至今仍有一座石桥横跨河道两旁。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到海底村庄参观、探古。他们深深地被这片神秘莫测的地震遗址吸引着。他们凭吊当年因地震灾害沉沦于海底的古人,更倾心今天这个风景宜人、水晶宫般美丽奇特的旅游胜地。

海南北部四百年村庄沉沦海底

四百年前,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里降临,夺命无数,七十二个村庄深陷海底。

公元1605年7月13日,这里天崩地裂。史载:大地“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揖之颠,腾腾掣掣……寝者魂惊,醒者魂散……”

沧桑巨变,已成云烟。今天,琼北东寨港100平方公里海面之下,明代海南大地震遗址———海底村庄,已沉睡了整整400年。

每逢朔望期大潮退后,这片400年前陷落海底、沉寂于泥涂之中的古村遗址,便会展现在后人眼前。

省内外文博专家认为,这份集自然、历史、人文内涵于一体的古地震遗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考古价值和旅游价值,应当力保。然而,今天当人们探访海底古村废墟时却发现,一些大件且完整的遗物已不翼而飞,遗迹的保护更无从谈起。惊叹之余,不禁深感遗憾与无奈。

1、灾难留下“珍奇”遗产

7月8日,天未擦亮,海口市东寨港曲口镇林市村,海水退至最低潮,片片浅水与片片泥滩茫然交错,一直伸展到天之尽头。带着对400年古村的遐思,沿着渔民下海的入海口,向远处的一片泥滩跋涉。淤泥陷脚、乱石磕绊,当驻足一片高地时,便身临古村遗址。抬头远望:被海藻贝壳覆裹的石井缸盖、石棺对坑、舂米石臼、房基断柱,历历在目;脚下:断石碎瓦、方砖残盏、壶碗坛碟,尽在眼底。

一段史料记载回现在脑际:公元1605年7月13日,晚9时至11时,琼北东寨港与铺前港交界处,一场翻天覆地“阵痛”突如其来。大地“初如奔车之辗,继如风揖之颠,腾腾掣掣……寝者魂惊,醒者魂散……文庙、城隆庙、社稷坛及各神祠,则又见金碧威仪荡然澌败”,数十座村庄和千顷田野颓然陷落,山化海、人为鱼,伤者十之八九,小溪般的东寨河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

如今,海口东寨港、铺前港、北创湾、东营港,以及海口长流、临高马袅一带,茫茫海面就是当年大地震的产物。

据专家考证,这次大地震是海南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底村庄,成为国内惟一的地震陆陷成海遗址。当年震级7.5,极震区最大烈度达10度,震源深度15公里,地面一次垂直升降幅度最大达3米-4米,陆陷成海遗墟的分布达百余平方公里,包括数十座古村、坟场、牌坊、桥、树、耕地、盐田,以及地震裂痕沟和沙土液化冒水喷沙带等。大震有感范围颇广,北部跨越南岭至湖南临武、广西桂林,东北至粤东惠来、潮州(海阳)一带。

当地《郑氏家谱》、《符氏家谱》、《黄氏家谱》均记载:共有72个村庄在那次地震中沉海。

沿岸村民将海底村庄视为宝藏,几位年轻的村民手指不远处一片海面说,水清时,那里可以看到7米深海处有一座竖立的贞节牌坊,还有古河道上的一座石桥。

如今,身临浅海之中的古村遗址,追忆与感怀重重。大自然的力量竟如此变幻神奇:它穿越时空的遂道,让这片见证400年前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琼北1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下凝固。

2、大件遗物不断流失

我们的向导,是林市村村民心目中的“老大”之一———年近70的老人黄宏远。老人一边引路,一边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三件遗存较完整的大件遗物:一是石磨,二是石床,三是石椅。石磨就在林市村海边;石床和石椅,并非用石条和石板拼制而成,而各是用一块完整的石料雕凿而成,这两件宝贝都在下场村一个被称为“浮水墩”的小岛上。

老人在有几个石棺的泥滩上寻找,转了10多分钟后,老人站在一片断石柱间告诉我们:“石磨没了,两三个月前还躺在这里。”

我们将希望寄托于石床和石椅。乘船来到浮水墩。远看,这个小孤岛似浮出水面的一个土墩;近看,为圆形,岗顶平缓,野草杂树丛生。据说,这里是当年所淹没村庄的一处高地。岛上有一大一小两座古墓,墓顶圆椎形,墓前有石雕的祭台。附近海下有当年沉入海底的戏台。

黄老找遍小岛的每一处角落,最终无奈地宣布:石椅和石床,也没了。黄老称,两三年前,他来这个岛时两样物件都在。

一次打渔回来,黄老在泥滩中拣到一件完整的茶壶和灯座,老人虽不懂其价值,但仍视作珍宝珍藏在家中,从没让外人见过。听说记者需要给海底村庄的遗物摄影,老人毫不犹豫地将两件宝贝端出。邻家的一位年轻人,见状也踊跃献宝,将他在村后打扫卫生时拣到的一只石砚拿了出来,让记者拍了个够。

据黄老介绍,他自记事时起,便与海底村庄结下不解之缘。每逢有国内外专家到海底村庄调查,请他作向导,他都乐此不疲。据黄老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有日本专家来作过调查,当时拣了些碎瓦和一两块小棺材板,还拍了些照片;上世纪70年代中期,广东地震局专家陈恩民带队来考查,将几件较完整的遗物带回了广东;建省前,有10多个美国人乘大客车在村里呆了一段时间,在海底村庄取了一些埋尸骨的泥土,并带走了一些碎瓦。

3、考古发掘几为零

据官方记载,海底村庄现场遗物以明代的为多,其他遗址中则以宋代的遗物居多,明代次之,元代最少,其中有不少宋代的墓葬。经鉴定,一些陶瓷器皿属福建、广东潮州等省外烧制,可反映当时的贸易关系。

黄宏远老人的父亲黄习录,在他抄译的《黄氏家谱》“地裂志”中文尾记载:“人世沧桑,地震改变了此一带的地理,截断了与铺前市的半海陆路线。原来儒林村(现在的林市村)一带与铺前市之隔离仅一衣带水,只要向北淌过一条小溪沟,沿茄椗林走上去便到铺前市。这一带农民常到铺前做买卖。每年秋末冬初,农民们赶着自养的肥牛,跨溪流、越铺前,赶到锦山市变卖,转口到香港。”

因官方记录甚少,只能从当地民间流传的家谱中,搜索零星的有关海底村庄的历史,但这些记录中,又多有说法不一和相互矛盾之处,我们心中不禁疑雾重重。海底村庄当年的布局结构究竟怎样?与文字记载有无差异?多年来它的布局结构有无变化?它的文化内涵究竟如何?科研价值如何?当年,这一带在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上究竟处于何种水平?何种地位?与内地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状况究竟怎样?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均依赖于考古调查与发掘。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郝思德认为,海底村庄是自然与人文景观二者并存与交叉的历史遗迹,不仅有一定的历史文物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自然科学研究价值;海底村庄显然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如果能把它的布局廓清,让古代的村庄、民居、古庙、墓葬等更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当是国内独有的旅游资源。

海底村庄是海口市的文物保护点。海口市博物馆有关专家认为,单凭400年前有72个村庄在那里陆陷成海,这一个要素就足以显现海底村庄的价值。

但是,对海底村庄的水下考古发掘,在我省为“零”。有专家说,考古本应为地震部门进行科研提供参考的依据和证据,但我省恰恰相反,文博部门所掌握的有关海底村庄的许多记录,竟来源于地震部门的科考成果。

据了解,水下考古是新型的考古学分类,难度大,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我国兴起,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目前国内拥有一支水下考古队伍,并在广东阳江设立了水下考古训练基地。海南作为海洋大省,被国内列为水下考古的重点培养对象。目前,我省已有5人在水下考古训练基地接受培训后,获得了水下考古资格。

但悲哀的是,他们的作用,从未在海底村庄得到体现;悲哀的是,海口市惟一一位有考古领队资格的文博专家,竟从没有去过海底村庄。这位专家很无奈:“没有条件去,去了也没用!”该不该去?海口市几位文博专家声音一致:海口的历史文化资源本来就很有限,难道还要让这件“珍宝”流失在眼前?

4、文博专家“羞”提保护

为了找到问题的症结,记者在海口市文体局了解到,该局自建立以来,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分文没有”,更不用说考古。

而按照国务院有关通知的要求:“各级地方、各有关部门应把文物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通知还要求:“财政预算中安排的文物保护经费应逐年有所增加,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引导并广泛吸收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海口市对文物的保护,一直依赖于“打报告”。需要保护哪个点,就临时打个报告。批一次,拿到一点经费。“保护海底村庄是件大事”,海口市文体局局长杨志明认为,对海底村庄的保护早就该提到日程上来,但这需要一笔可观的经费,这份报告该不该打?这项保护能不能做?他不得不掂量掂量“现实”问题。

提及对海底村庄的保护,海口市博物馆馆长张昆荣,仅以“羞愧”二字作答。“海底村庄需要保护”,他曾将此寄希望于不久前的《海口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规划过程中有专家们提出,有必要将海底村庄单列,做单项保护规划。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为此,张昆荣感到“黔驴技穷”。

近两年来,海口市有政协委员曾提过关于保护和开发海底村庄的提案,不少专家已多次呼吁:尽快将海底村庄保护起来,至少要进行原生态的保护,把海域控制起来,其中要禁止潜水挖掘,要禁止破坏性的建设;否则,不远的将来,这个“全国惟一”、“世界罕见”的历史结点,可能面目全非。但呼吁与提案,均石沉大海。

5、如何开发值得探讨

海口市博物馆研究员阎根齐称,海底村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他说:“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只有合作开发才能成为保护的前提,有了保护,才能保障历史考古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的开展,才能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他还认为,海南的自然景观资源已普遍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但文物古迹的开发却还远远不够。海底村庄,体现了文物古迹与自然环境相依仗、相辅相承的关系;既有历史,又包含了自然现象、人文内容,这无疑是国内旅游资源中的一大“亮点”,一旦开发利用成功,对丰富海南的文化内涵、提升海南的知名度,都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专家们认为,海底村庄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有专家认为,除了政府投入,可采取多种措施多方筹措的办法进行开发。如,以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合作,在保护性开发的基础上,双方利益共享。

究竟能不能开发?怎样开发?文博专家认为,这一切,需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由专家和企业提出可行性研究,并组织海洋、林业、水利、环保、地震等各方专家展开广泛而又深入的论证。

历史上的今天为您提供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1605年7月13日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海南岛琼山7.5级地震发生于1605年7月13日

历史上的今天7月13日

全能查 全部工具
日常生活: 银行卡号归属地 手机号码归属地 电话号码归属地 身份证号码验证 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下载地址转换 北京时间 大学查询 汽车车标大全 快递查询 国家地区查询 升降旗时间 2024年放假安排 货币汇率查询 天气预报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河南网通算号器 电费计算器 日期差计算 网速测试 男女姿势大全 邮编查询 国内长途电话区号 家常菜谱大全 数字大写转换 今日油价 个税计算器 国际天气预报 莆田系医院 亲属关系计算 台湾邮编查询 空气质量 占卜求签: 姓名缘分测试 指纹运势查询 生男生女预测 预测吉凶 称骨算命 黄大仙灵签 六十四卦金钱课 观音灵签 诸葛神算 妈祖天后灵签 关帝灵签 吕祖灵签 车公灵签 王公祖仔灵签 月老灵签 文王神卦 灵棋经 二十八星宿算命 佛祖灵签 月老姻缘签 周公灵签 财神爷灵签 民俗文化: 老黄历 十二生肖属相查询 历史上的今天 万年历 周公解梦大全 歇后语大全 百家姓 民间谚语 二十四节气表 历史朝代表 解密生日 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古兰经 基督教圣经 三字经 地母经 佛教辞典 交通出行: 全国各地车牌号查询 车辆违章查询 世界时差查询 机场三字码查询 地铁线路图 车牌限行查询 列车时刻表 火车票代售点 交通标志 学习应用: 在线输入法 成语大全 科学计算器 圆周率 汉字简体繁体转换 汉字拼音查询 在线编码解码 新华字典 摩尔斯电码 存储换算器 时间换算器 英文名 在线翻译 长度换算器 温度换算器 重量换算器 体积换算器 功率换算器 面积换算器 压力换算器 热量换算器 五笔字根表 区位码查询 笔画数查询 汉字部首查询 郑码编码查询 仓颉编码查询 中文电码查询 四角号码查询 汉语词典 诗词大全 近义词大全 反义词大全 在线组词 英文缩写大全 速度换算器 密度换算器 角度换算器 力度换算器 字数统计 休闲娱乐: 数字吉凶预测 脑筋急转弯 中华谜语大全 竖排古文 火星文转换 人品计算器 QQ价值评估 外星体重 外星年龄 在线弹钢琴 在线拆字 笑话大全 绕口令大全 站长工具: IP地址查询 密码强度检测 时间戳转换 ASCII码对照表 HTML/JS互转 BASE64加密解密 MD5加密解密 进程查询 网站速度测试 域名证书生成器 二维码生成器 颜色代码表 HTML特殊符号 CSS在线解压缩 JS在线解压缩 在线调试HTML代码 密码生成器 XML格式化 XML/JSON互转 身体健康: 女性安全期自测 预产期自测 体质指数 食物营养成分 民间偏方大全 中草药名方大全 中草药大全 中草药民间验方 酒方大全 粥谱大全 中华本草 中医名词辞典 生星座宝宝 身高计算器 血型与性格 怀孕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