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惨案发生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 “五·卅”惨案发生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
1925年5月30日 “五·卅”惨案发生
五卅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历史背景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群众运动蓬勃发展,2月至4月,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组织数万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同时也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日本帝国主义勾结北洋军阀政府企图破坏工人运动,酝酿新的血腥屠杀。
5月14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为抗议日本资方无理开除工人再度罢工,日本资本家开枪打死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10余名工人,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和市民的强烈愤怒。同时,在上海的帝国主义者提出有损中国主权,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四提案”(增订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交易所注册及所谓“取缔重工法案”),该决定于6月2日在上海纳税外人会上通过,引起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上海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
5月28日,中共中央根据运动发展形势,及时决定进一步动员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
经过
工人罢工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经济剥削为主,中日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马关和约,准许日本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工进行经济侵略。其他列强随之跟进,纷纷在中国各口岸设立工厂。日本人仅在上海一地就设有23家纱厂,占全上海纱厂三分之二。日本厂主对待工人非常苛刻,工人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工资每日仅一角五分,还要扣存百分之五储蓄厂中,需至工作满十年方始归还,半途辞工者储蓄金即被没收。
2月,日商内外棉纱厂第八厂推纱间发现一名童工尸首,胸部受重伤十余处,系被纱厂日籍管理员用铁棍殴打死亡,工人们目睹惨状,群情大愤,全体罢工。后经上海总商会出面调停,日厂主答允不打骂工人,同时每两周发放工资一次,工人即恢复工作。5月间日本各纱厂以男工屡起风潮,竟将男工尽行开除,换为女工,这一来引起22家工厂的大罢工。由上海各团体调停,以改良工人待遇,发还储金为条件恢复工作,不料内外棉纱厂第八厂又开除工人数十名,工人不服,推举代表顾正红等八人向厂主交涉,在交涉中发生争执,日人突开枪击毙顾正红,其余七人受伤,受伤工人向公共租界工部局请求援助,工部局不仅不予以公平处理,反而控以扰乱治安罪名,这一来群情更为愤激。
性质变化
从学生运动到全面的反帝爱国斗争
5月22日上海各团体开会追悼顾正红,上海各大学学生均往参加,路经公共租界时有四人被捕。于是上海学生会开会,决议组织演讲队,出发租界宣传。5月30日学生联合会分派多队在租界内游行讲演,当天下午,一部分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共千余人,徒手随至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英捕头爱伏生竟下令开枪向群众射击,当场死学生四人,重伤30人,租界当局更调集军队,宣布戒严,任意枪击,上海的大学校竟遭封闭,这就是“五卅惨案”。惨案发生后全国震动,北京学生第二天即响应,全国各大都市学生也先后罢课,风起云涌,进行反帝国主义示威运动,民意沸腾。
当夜,中共中央立即召集会议,决定扩大斗争规模,号召上海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以抗议英帝国主义的大屠杀。在共产党人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等的领导下,31日晚上海有组织的20余万工人成立了上海总工会,并选举李立三为委员长。6月1日,上海全市的总罢工、总罢课和总罢市开始了,其中包括20余万工人的总同盟罢工,5万学生罢课,绝大部分商人参加罢市。
6月7日,由上海总工会、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推举代表,组成“工商学联合委员会”,提出了惩办凶手并赔偿、取消领事裁判权,永远撤出驻沪的英、日海陆军等17项交涉条件。同时运动继续发展和扩大,北京、天津、南京、青岛、杭州、开封、郑州、重庆等全国各大城市和几百个城镇的人民,纷纷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通电,捐款,表示支援,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并得到国际工人阶级的支援。
解决办法
最后将此案做为地方事件处理,即在上海谈判,北京政府乃派专使蔡廷干、郑谦、曾宗鉴南下,英日等国亦派委员六人至上海。6月16日开会,中国代表提出解决办法十三条:
(一)撤销非常戒备。
(二)所有因此案被捕华人,一律释放,并恢复公共租界被封及占据之各学校原状。
(三)惩凶,先行停职,听候严办。
(四)赔偿,赔偿伤亡及工商学因此案所受之损失。
(五)道歉。
(六)收回会审公廨。
(七)洋务职工及海员工厂工人等,因悲愤罢工者,将来仍还原职,并不扣罢工期内薪资。
(八)优待工人,工人工作与否,随其自愿,不得因此处罚。
(九)工部局投票权案,(甲)工部局董事会及纳税人代表会,由华人共同组织之。纳税人代表额数,以纳税多寡比例为定额,其纳税人会出席投票权与各关系之西人一律平等。(乙)关于投票权,须查明其产业为己有的或代理的,己有的方有投票权,代理的,其投票权应归产业所有人有之。
(十)制止越界筑路,工部局不得越租界范围外建筑马路,其已筑成者,由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管理。
(十一)撤销印刷附律,加征码头捐,交易所领照案。
(十二)华人在租界有言论集会出版之自由。
(十三)撤换工部局总书记鲁和。
双方在上海一共开了三次会议,六国委员最后竟拒绝继续谈判,于是谈判中断,交涉移北京进行。最后上海公共租界仅将总巡麦高云、捕头爱伏生免职,中国收回了上海会审公廨。而顾正红案由上海交涉员与上海日本领事谈判,至8月12日始行解决,由日本纱厂与工人订立条件六款,附件三款,包括赔偿工人损失费1万元,补助罢工损失费10万元,日人入厂不准携带武器,不得无故开除工人,提高工资等。
结果影响
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威胁利诱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动摇。6月26日,商界停止罢市,破坏了反帝统一战线。工人罢工坚持了3个多月。中国共产党和总工会为了保存力量和巩固已有的胜利,决定停止总同盟罢工,到八九月间各业工人逐渐复工。
自五卅惨案发生后,举国同愤。但英国仍继续援用武力压迫政策。6月11日汉口惨案发生,6月13日九江冲突发生,6月23日沙基惨案发生,7月2日重庆惨案发生,7月31日南京惨案发生。其中最严重的冲突为广州发生的沙基惨案。自五卅惨案、汉口惨案相继发生后,6月21日香港与广州沙面之华工同时总罢工,香港重要事业多呈停顿状态。香港及沙面的英人且作军事准备,以图压制。6月23日广州各界7万余人在广州政府领导下为沪、汉死难烈士开追悼会,当场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为解决惨案之根本办法。会后举行大游行,工商各界在先,学生及黄埔军校学生随后,于下午3时行抵沙基对岸,当时英兵方严阵以待,遽向群众射击,同时停泊在白鹅滩的英兵舰也发炮助威,当场死伤军民二百余人,惨祸之烈,过于沪汉。
历史点评: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被日本人枪杀的中国工人顾正红
南京路上被枪杀的群众
武装镇压示威者的英国巡捕
延伸阅读:五卅惨案蒋介石怒骂:英人暴戾 要与之决战
历史上的今天5月30日
- 2014年 5月30日 广东蕉岭县被授“世界长寿乡”
- 2007年 5月30日 受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上调影响,沪深两市股指出现深幅跳水
- 2003年 5月30日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区救援圆满回国
- 1996年 5月30日 我国“严打”取得阶段性成果
- 1994年 5月30日 日本首相细川护熙遭枪击
- 1992年 5月30日 北京燕莎中心竣工
- 1992年 5月30日 我国建国以来最大盗窃案主犯被处决
- 1988年 5月30日 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 1983年 5月30日 中国第一台大型X线断层颅脑扫描装置通过技术鉴定
- 1981年 5月30日 孟加拉国粉碎军事政变
- 1981年 5月30日 台湾创作歌手张悬出生
- 1977年 5月30日 中国与巴巴多斯建立外交关系
- 1972年 5月30日 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发生血腥惨剧
- 1971年 5月30日 火星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水手9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
- 1968年 5月30日 抗议者使法国瘫痪
- 1968年 5月30日 法国发生反对戴高乐的全国性抗议活动
- 1967年 5月30日 尼日利亚东区比夫拉宣布独立
- 1967年 5月30日 埃及联合阿拉伯国家准备进攻以色列
- 1961年 5月30日 多米尼加独裁者特鲁希略遇刺身亡
- 1956年 5月30日 我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
- 1952年 5月30日 在“三反”运动的基础上进行整党建党工作
- 1945年 5月30日 延安公演歌剧《白毛女》
- 1943年 5月30日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成立
- 1942年 5月30日 上千架皇家空军轰炸机空袭科隆
- 1941年 5月30日 德国攻占克里特岛
- 1939年 5月30日 陈云提出共产党员的六条标准
- 1935年 5月30日 著名作家倪匡出生
- 1934年 5月30日 日本海军元老东乡平八郎去世
- 1933年 5月30日 中日签署《塘沽协定》
- 1925年 5月30日 “五·卅”惨案发生
- 1918年 5月30日 俄国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普列汉诺夫逝世
- 1912年 5月30日 吴稚晖、汪精卫等发起留法俭学运动
- 1902年 5月30日 台湾林氏家族殉难
- 1841年 5月30日 英军抢掠广州,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史称“三元里抗英”
- 1814年 5月30日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著名代表巴枯宁诞辰
- 1814年 5月30日 现代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米哈伊尔·巴枯宁出生
- 1778年 5月30日 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逝世
- 1640年 5月30日 比利时画家鲁本斯逝世
- 1626年 5月30日 北京王恭厂大爆炸
- 1615年 5月30日 明代张差闯宫案(梃击案)
- 1574年 5月30日 法国国王查理九世逝世
- 1431年 5月30日 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被烧死
历史上的今天5月份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3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4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5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6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7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8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9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0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1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2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5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6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7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19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0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1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2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3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5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6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7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8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29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30日
- 历史上的今天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