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何时崛起
这个问题互联网上生活中讨论都很广泛,说明国人心中也是有份期待的!
如果从目前的趋势、技术、口碑、品牌等方面比较,不错,国产车还有一段距离。但有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呢?
谈起中国科技崛起,这两年华为的表现可以说让国民非常的自豪!如果时间向前推个十几年,又有几个人知道苹果、华为手机的?那时候手机界的霸主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吧。华为苹果的崛起,也就是几年的事。今天我就从这一方面分析一下十年后汽车界有出现华为的可能吗。
首先以诺基亚等为例,为什么会迅速没落?
1、死守塞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塞班是诺基亚没落的主要原因。塞班由于其固有的缺陷,无法满足用户对更好的用户体验的追求。而诺基亚却又舍不得放弃塞班这个亲生儿子,更不愿意把操作系统的市场拱手让给安卓和ios,所以,诺基亚对塞班的死守是其没落的一大原因。
2、苹果的崛起。苹果提供了强悍的用户体验,并且其饥饿营销的策略和高端市场的定位使其在中国迅速崛起。
3、硬件方面的不思进取。众所周知,诺基亚的运存那不是一般的低,稍微多开几个程序手机就卡的不行。硬件方面的缺陷和落后也加速了诺基亚帝国的迅速崩溃
最主要的说白了,就是错过了手机智能化大潮!
那一个企业又是在什么时候实现“弯道超车”的呢?答案就是,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专利助力企业弯道超车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企业的壮大通常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专利作为技术的载体与工具,是定义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企业永葆活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要在行业内弯道超车领先竞争对手甚至领航行业,数量众多的专利及专业的专利布局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华为就是用专利布局成为了行业领先企业。
华为目前公开的专利数量多达10W+,基数不仅代表技术多,更意味着华为在专利上的布局的完善,其中5G技术是华为近年来致力研究的方向。
2009年起,华为就开始研发5G相关技术,并布局相应的专利。据德国专利分析公司IPlytics 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3月底,在5G通信的标准必要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占比最高达到了34%,而华为是所有的企业中申请数量最高的,达到了15.05%。
虽然在世界通信领域,华为并不能说是完全成了“弯道超车”,但通过对技术的钻研和优秀的专利布局,一定程度上拉近了与高通的距离,缓解了高通在通信领域的垄断形势。
就算美国可以禁用华为的5G设备,但也绕不开华为的5G专利,也需要支付专利费,毕竟华为的5G专利数量太多了,占据着非常有利的地位。不论怎么说这对华为、对国家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可见,有技术有实力才是真的牛,尤其在专利方面有了主动权,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国内重点开发新能源,这是个突破口,特斯拉以前谁知道是干啥的?SuV也是个突破口,国内车企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这在十年前也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大力投资研发,提升科技储备,募揽人才,提升专利保护意识,完善专利布局,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品牌创建,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品牌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弯道超车,十年后做到行业领先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个是中国汽车企业的理想,希望将来走向世界。但是现实很骨感,全世界基本都是岛国的天下。我相信未来中国汽车一定占领全球。
本人支持纯电动汽车发展,看看好纯电动汽车未来前景。至于续行里程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增程式发动机来解决。如果我们提出一个方案,凡事电动汽车免费赠送保险,这样大家会不会感兴趣?具体操作就是大家开汽车去单位公共停车场或放家里连上智能充电桩。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参与光伏电站和电网的调峰,每度电获得两三毛钱收益,普通电动汽车一天大约可获得收益十元左右,完全覆盖保险费用。至于充电费用,日常家用上下班接送孩子,充电充分利用谷电低峰电价,平均一天十度电也就四五元钱。
恐怕是的多种燃料共存了,现在由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限制,在续航里程方面远远不如其他燃料汽车的续航里程,而且现在对于其他燃料汽车来说,更换成插混动力电动汽车不仅能够使得自己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名头和补贴待遇,而且在续航里程方面也是大大超过纯电动汽车的。
最重要的是不受电能耗尽寻找补充的限制,随便加点燃料就能继续行驶,但是纯电动汽车如果想要补充电能,那么对于现在并不完善的国内新能源市场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在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还没完全展开的情况下,其他燃料车也是一种过渡,所以短时间内还是会和纯电动汽车共存的一种状态。
本文由 歇后语大全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qncha.com/xiehouyu/article_rX4Oy9nZ5e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