忝 忝的意思 忝什么意思 忝的读音 忝的解释

忝
拼音 tiǎn 注音 ㄊㄧㄢˇ
部首 小部外笔画 5画总笔画 8画结构 上下结构
五笔 GDNU仓颉 HKP郑码 AGU电码 1812
UNICODE 5FDD四角 10338区位码 6735笔顺 一一ノ丶丨丶丶丶
基本字义
tiǎn ㄊㄧㄢˇ
◎辱,有愧于,常用作谦辞:忝在知交。忝属知己。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为人师。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五十一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忝 | 他玷 | 透 | 添 | 上聲 | 琰 | 開口四等 | 咸 | 添 | tʰiem | themx/theem |
廣韻目次:去五十六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㮇 | 他念 | 透 | 添 | 去聲 | 豔 | 開口四等 | 咸 | 添 | tʰiem | themh/themm |
词性变化
◎忝 tiǎn
〈副〉
(1)表示愧于进行某事 [unworthy,thily]——用作谦词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陈寿《三国志》
(2)又如:忝眷;忝居
详细字义
◎忝 tiǎn
〈动〉
(1)(形声。从心,天声。本义:羞辱,愧对;辱)
(2)同本义 [disgrace]
忝,辱也。——《说文》
无忝祖考。——《书·君牙》
辟不辟,忝厥祖。——《书·太甲上》。传:“忝,辱也。”
无忝尔所生。——《诗·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4)荣幸[做] [have the honor to be]——用作谦词。
(5)如:忝列门墙;忝在知交
(6)同“腆”。挺起;凸出 [throw forward]
假僧接刀在手,解开衣服,忝起胸膛,将左手抹腹,右手持刀,唿喇的响一声,把腹皮剖开。——《西游记》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
忝·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點切,音餂。《說文》辱也。《書·堯典》否德忝帝位。《詩·小雅》無忝爾所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念切,音舚。義同。
说文解字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辱也。小雅小宛曰。無忝爾所生。傳云。忝,辱也。从心。天聲。他典切。按从天爲聲,則古音必在十二部。葢或之或體耳。自字林讀他念切,而失其本音矣。
方言集汇
粤语:tim2
客家话:[海陆丰腔]tiam3[客英字典]tiam3[台湾四县腔]tiam3[梅县腔]tiam3[宝安腔]tiam3[客语拼音字汇]tiam3
潮州话:胎奄2(添2)
English
disgraced; ashamed; self-deprecating
- 丿部
- 一部
- 乙部
- 勹部
- 冫部
- 厂部
- 刀部
- 刂部
- 儿部
- 匚部
- 阝部
- 冂部
- 力部
- 冖部
- 人部
- 亻部
- 十部
- 亠部
- 讠部
- 又部
- 艹部
- 彳部
- 辶部
- 寸部
- 大部
- 弓部
- 广部
- 巾部
- 口部
- 马部
- 门部
- 宀部
- 女部
- 犭部
- 山部
- 尸部
- 饣部
- 士部
- 扌部
- 氵部
- 纟部
- 土部
- 囗部
- 夕部
- 忄部
- 子部
- 贝部
- 灬部
- 车部
- 歹部
- 方部
- 戈部
- 火部
- 毛部
- 木部
- 牜部
- 攵部
- 气部
- 欠部
- 日部
- 礻部
- 手部
- 水部
- 瓦部
- 王部
- 心部
- 曰部
- 月部
- 止部
- 白部
- 禾部
- 钅部
- 立部
- 皿部
- 目部
- 疒部
- 鸟部
- 石部
- 罒部
- 田部
- 穴部
- 衤部
- 耒部
- 虫部
- 耳部
- 缶部
- 虍部
- 米部
- 页部
- 羊部
- 舟部
- 衣部
- 竹部
- 羽部
- 身部
- 豕部
- 言部
- 酉部
- 豸部
- 走部
- 足部
- 雨部
- 金部
- 鱼部
- 隹部
- 革部
- 骨部
- 鬼部
- 全部偏旁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