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菜与藜的区别
灰菜是藜科藜属。我们当地称呼它——灰灰菜。以前村里人经常吃,现在吃它的人少了。不过现在村里有人,会采收它卖钱。
灰菜的生命力非常强悍,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边或者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它的踪迹。
听村里老人说,灰菜在以前饥荒的年月,救过村里人的命。当时它可是好东西,几乎被人们采摘的干干净净了,不过它们都还是顽强的生存了下来,茂盛的繁衍至今。
我记得小时候,奶奶在夏季,上午会去采摘字些灰菜的嫩叶,用开水焯熟,放在井水里拔凉,然后用蒜汁拌灰菜,吃凉面的时候当菜吃。味道还不错。
等我大一些的时候,村里各家都有了菜园子,种植的各种蔬菜,根本就吃不完,谁还去吃这种“野菜”呢?灰菜算是彻底被打入野草杂草行列,不能算“菜”了。
现在人们生活物质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可以说生活中食物类丰富多彩,但是又有人开始喜欢吃这种被遗忘了好久的“野草”藜。 灰菜又叫灰灰菜、白藜、涝藜、涝蔺、落藜等,每年五六月份可以采摘它的嫩叶食用。把它的嫩叶入沸水锅焯水以后,用凉水洗去苦味,可以凉拌、热炒做成美味佳肴。
灰菜可入药,夏季采收,整段晒干,可以换钱。现在村里有人专门收购这种晒干的灰灰菜,据说相关单位收购做药用。有些没事又闲不下来的老人,会趁早晨凉快的时候,去河边或者山坡上割好多灰菜,就放在采割之地,趁着夏日的阳光暴晒,过一段时间,晒干了,再弄回来卖钱去。
一年生灰菜(学名:Chenopodium album L.)为藜科藜属。又名粉仔菜、灰条莱、灰灰菜、灰藋、白藜、涝藜、涝蔺、落藜、盐菜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灰菜,以全草食用或入药。夏季采,切段晒干用或鲜用。草本,高3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条棱及绿色或紫红色色条,多分枝;枝条斜升或开展。叶片菱状卵形至宽披针形,长3-6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微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上面通常无粉,有时嫩叶的上面有紫红色粉,下面多少有粉,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为叶片长度的1/2。花两性,花簇于枝上部排列成或大或小的穗状圆锥状或圆锥状花序;花被裂片5,宽卵形至椭圆形,背面具纵隆脊,有粉,先端或微凹,边缘膜质;雄蕊5,花药伸出花被,柱头2。果皮与种子贴生。种子横生,双凸镜状,直径1.2-1.5毫米,边缘钝,黑色,有光泽,表面具浅沟纹;胚环形。花果期5-10月。
本文由 家常菜谱大全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www.qncha.com/caipu/article_ArgGyKwMyMj0.html。